春捂也要有尺度
“春捂”就是说春季气温刚转暖,不要过早减少衣物。冬去春来,是从冷转热的过渡阶段,天气虽已经暖起来,但是气候经常变化,往往是太阳出来后,风和日丽,遇到刮风下雨,就又冷起来。由于人们在冬天已经习惯了多穿衣服,到了春天如果把衣服脱得太多,就会不适应气候的变化而容易着凉得病。所以,人们在初春季节要有意捂着一点,慢慢地减衣服。
同时,春捂与冬捂是有区别的。冬捂是为了保障温度的流失,春捂则是在保暖的情况下,进行适量的运动。春季白天渐渐延长,黑夜慢慢缩短,阳气渐长,阳主动阴主静,阳气生长了人就要顺应大自然的气机。可做些散步、打太极拳等较轻松的运动,让肝气慢慢地上升。
“春捂”是祖先总结出来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春季养生方法,但我们也不能刻板地去理解它。“春捂”是传统的养生之道,“春捂”的原则是过犹不及,不“捂”不行,“捂”过头也不成,掌握好“春捂”的尺度非常重要。 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、抵抗力下降。
春捂锻炼不可少
“春捂”是一种被动的防范措施,有一定的时间性,总不能老穿着棉衣不脱。从本质上讲,要想增强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,其根本方法还是加强身体锻炼。如耐寒锻炼,最简单的方法是养成用冷水洗手、洗脸及喝凉开水的习惯。由于这是一个逐渐降温的过程,一般都能适应,并且效果显著。
坚持每天运动,如散步、跑步,或做体操、打太极拳,或按摩、做气功。这些不仅可以促进血液循环,调节血管的舒缩功能,而且可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,增强肌肉耐力和抗病能力。此外还可以促进消化和吸收,加强呼吸运动,增强机体的新陈代谢能力,使你的胃口也变得好起来。据测定,机体代谢越旺盛就越不怕冷,人躺着时代谢率最低,坐起来就可提高12%,站着能提高20%,步行可提高50%以上,剧烈活动时可提高10倍。长期坚持力所能及的运动不论对运动系统、呼吸系统、循环系统,还是对神经系统、消化系统都是大有好处的。身体的耐受力提高了,抵抗疾病的能力增强了,即使天气偶有变化,或遭遇流感时期,也不会轻易患上感冒。
春捂运动有讲究
春练是必须要做的,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运动都适合在此时进行。推荐以下的运动方式:
和缓运动型。在春天,健走、慢跑等相对安静的运动更适合刚刚从寒冬走过来的你。慢跑可以稳定情绪,消除疲劳,亦有改善心肺功能、降低血脂、提高身体代谢能力的保健作用。
休闲趣味型。远足、徒步可以练习脚力,带动身体的大循环。对于远足与徒步有一定困难,或是受时间限制的人,可以选择放风筝等集休闲娱乐活动。
保健养生型。春练对于年轻朋友而言可能更为简单易行,但对于中老年人而言春练更要科学合理,有针对性。所以建议选择一些太极、五禽戏、八段锦等具有保健养生功效的气功功法来练习。
春捂小贴士
把握“春捂”时机:冷空气到来前24—48小时。
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和降温持续的时间密切相关。最明显的就是感冒、消化不良,在冷空气到来之前就捷足先登。
注意“春捂”温差:日夜温差大于8℃是春捂的信号。
春天的气温,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,春暖花开,刹那间则可能寒流涌动,让你感受如冬日的肃杀。面对温度百变的春天,应随天气变化加减衣服。而何时加衣呢?现在认为,日夜温差大于8℃就是该捂的信号。
“春捂”持续时间:7—14天恰到好处。
捂着的衣衫,随着气温回升总要减下来。但是减衣不能太快,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。怎样才算到位?专家发现:气温下降需要加衣御寒,即使此后气温回升,也得再捂7天左右。减衣过快有可能会冻出病来。
(稿源:中国体育报6周刊)